Search

#八百回合經濟談⁡
〔#別人的大麥克比較便宜?#完美假設下的鈔票厚度〕⁡
  • Share this:

#八百回合經濟談⁡
〔#別人的大麥克比較便宜?#完美假設下的鈔票厚度〕⁡


壯士們一定吃過大麥克,但大家聽過大麥克指數嗎?⁡

這禮拜政經八百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和匯率息息相關的「大麥克指數」!⁡


▌ What is 大麥克指數⁡

大麥克指數是由《經濟學人》的編輯 Pam Woodall 於 1986 年 9 月推出,背後隱含的理論就是我們在經濟學課堂中學過的「購買力平價理論」(Purchasing Power Parity)。⁡

這個理論假設兩個國家的匯率會自然調整至某一水準,使經過匯率換算後的兩國一籃子商品價格一致。⁡

而在這裡我們的一籃子商品指的就是「大麥克」!⁡

之所以選擇大麥克的原因,是因為大麥克幾乎在所有國家都有販賣,而且各地的製作規格相同,具有全球化與普及的特性。⁡

因此在衡量匯率上具有一定的能力,這些因素使該指數能有意義地比較各國貨幣。⁡


▌ 要怎麼計算大麥克指數?⁡

兩國大麥克匯率評價的計算方式,是以一個國家的大麥克在當地貨幣的價格,除以另一個國家的大麥克以當地貨幣的價格。⁡

比較計算出來的指數與實際匯率,要是指數低於實際匯率,表示第一國(前值)的匯率被低估了;相反則代表高估,以此類推。⁡

舉例而言,假設一個大麥克在美國的售價為 $2.50,在英國的售價為 $2.00;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 2.50÷2.00=1.25$/£。⁡

要是 $1 能買入 £0.55(或£1=$1.82),則表示購買力平價匯率 < 名目匯率,美元相對英鎊被低估,而英鎊兌美元則被高估了。⁡

以兩國大麥克的售價而言,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被高估了31.31%(1.25/1.82 -1)。⁡


▌ 大麥克指數能吃嗎?好用嗎?⁡

大麥克指數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數值,它只存在於當市場為完全競爭、貿易障礙不存在、且交易成本為零等各項完美架設下所計算而得的值。⁡

但在現實世界中,商品在各國的價格可能因為當地的稅收、商業策略、原物料價格波動等各項不確定因素的影響,而導致實際匯率最終不一定會向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匯率靠近。⁡

關於此一指數,《經濟學人》也早在 2003 年便表示,大麥克漢堡價格易受各國稅負、關稅、不同的利潤率,以及租金等非貿易投入財的成本影響。⁡

因此,此一指數不可作為匯價走勢的精確預測,僅為使匯率理論更易理解的工具而已。⁡


▌ 結語⁡

大家可能會想說,既然這麼理論的東西而且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,為什麼還需要去了解它呢?⁡

但也因為有這個理論,他提供給了大家一個關於匯率評價的中心骨幹,讓我們可以根據核心理念去往外拓展延伸,算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思考起點!⁡


#臺灣 #生活 #政經八百 #知識 #大學生 #經濟 #經濟學 #台灣 #科普 #科普經濟 #懶人包 #麥當勞 #大麥克 #匯率 #貨幣 #台幣 #美元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“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” 政治|經濟 科普理論×時事探討 每週二、五、日上線
View all posts